首页 > 国学

六道轮回中六道指的是(六道轮回中的六道都指什么)

风水大全 国学 01-27

一:六道轮回都是哪六道?分别为啥意思?

哥们,以下内容是复制。。。,六道(也叫作六趣、六凡或六道轮回)是众生轮回之道途。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。三善道为天、人、阿修罗; 三恶道为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但阿修罗虽为善道,因德不及天,故曰非天;用其苦道,尚甚于人,所以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,合称为四恶道。佛教相信,每个人若遵守五戒,可得六根整然人身。若在五戒上,再加行十善,即可升到天界。

二:"六道轮回"是指哪六道?各有着哪些个不同?

所谓六道轮回,乃指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等六道众生,都是属迷之境界,不能脱离生死,这一世生在这一道,下。。。那么这样也就是说,吾等之起心动念,不论善恶,皆会在六道轮回,即善念生三善道,恶念生三恶道

三:六道轮回的六道,分别为哪六道?

六道轮回是佛教中的讲法,认为生命会生生不息,在六种不一样的生命形式间互相转换轮回,好心的人会轮回到高的生命形式享受福报,恶的人会轮回到低的生命形式赎罪。这六道分别为属于三善道的天人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;三恶道的畜牲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。

天人道

通俗的说天人道就是指天上的神仙,他们有较长的寿命,没有苦吃。天人们生活无忧无虑,自由自在,传说中的神仙们都逍遥自在,就是指他们生活在美满的天人道,所享受的是福报。但他们还不可以达到永远不死的地步,仍然要入六道轮回,属于没有跳出三界的仙。

人道

人道就是指我们人类的world世界了。我们这个世界比较特殊,属于善恶同在、有好人也有坏人的world世界,人心比较复杂。一个人本来挺不错的,但是随着在社会上生活得久了,也许会受环境作用与影响变成坏人;一个人本来不行,但经历过某些事件之后,改变了观念,也能浪子回头成为好人。

阿修罗道

阿修罗道的众生固然有一定神通和福分,但是长相远不如人类这么可爱,其所在的层次低于天人道,但是个体能力却强过人类。

畜牲道

畜牲道就是指全地球除了人类之外的一切动物,着重是指猪马牛羊、鸡鸭鱼鹅、飞禽走兽等。据说做人的时刻造了恶业或者欠下了债,此生还不清的话,那么下次轮回就有可能投入畜牲道,做牛做马还债报恩。

饿鬼道

饿鬼道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是做饿鬼了。其来源肯定是人做了很多坏事,死后转生到恶鬼道承受饥饿之苦了,这个世界的生命肚子总是饿的,根本没有什么食物吃,而且还要挨刀挨打。

地狱道

地狱道就很好理解了,就是指18层地狱,那个专门还罪业的地方。在这儿的生命多是业大罪深之人,会经受刀山火海、铁锅煮沸、斫身辗身等多种痛苦。

四:6道轮回是哪六道?

佛教认为人死后会依据业报大小投胎转世进入轮回:天神道、修罗道、畜牲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、人间道。

五:六道轮回是哪六道,到底啥意思?说清楚点。

六道是指:一、天道,二,阿修罗道,三、人道,四、畜生道,五、饿鬼道,六、地狱道。此中上三道,为三善道,因其作业(善恶二业,即因果)较优良故;下三道为三恶道,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,其轮回的途径,不出六道。所谓轮回者:是描述其情状,去来往复,有如车轮的回旋,在这六道中循环往复,无有不遍,故名六道轮回。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。只有佛、菩萨、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,不入轮回。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。

古代人们有形容六道之说

人道渺渺,仙道茫茫;鬼道乐兮,当人生门;仙道贵生,鬼道贵终;仙道常自吉,鬼道常自凶;高上清灵美,悲歌朗太空;唯愿天道成,不欲人道穷;北都泉苗府,中有万鬼群,但欲遏人算,断绝人

命门;阿人歌洞章,以摄北罗酆,束诵妖魔精,斩或六鬼锋,诸天气荡荡,我道日兴隆。

佛家有六道之说,人道,鬼道,仙道是六道中的三道。这句话大约之义就是劝戒人们:正确的道路多数是扑朔迷离的,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选择时要考虑,不要选错

道!鬼道代表的是歧途,歧途开始给人一种美满的体验感觉,但越走你就会发现它越邪恶,妖魔鬼怪群魔乱舞肆意而为。而仙道和人道一开始感觉真的不好走,给人很迷茫的体验感觉,但越走你就会发现诸天气荡荡,我道日

兴隆,越加显示了你选择的明智性!

地狱道

在普通的民间守旧的认知中,都以为人死後,若生前做了坏事,死後就会下地狱,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。中国从古至今,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,最有名的当是《聊斋志异》中的〈续黄粱〉,叙述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,梦中他成为宰相,却贪赃弄权,无恶不作,死後下地狱受尽酷刑,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,有非常精采的描述。

实际上,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,是不一样的两类众生。地狱之名在很多佛经中都有出现,最常见的是《立世阿毗昙论》中称「泥梨耶」(梵文niraya或naraka),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。而在《新婆沙论》中,称为「那落迦」(梵文naraka),则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之意。从意译上可知,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,由于在这儿的众生,不仅没有一丝的喜悦,还相当地受各种酷刑折磨。(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)

例如在等活地狱(也叫作想地狱),此中众生相当地受砍、刺、磨、捣之苦,皮开肉绽,痛苦至死,当身体被冷风所吹,伤口愈合,身体复生,重又受罪,如此不断的受罪,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。并且在地狱中的众生,寿命又特别长,在受罪之时,真是求生不得、求死不能。

依据印顺导师在《成佛之道》的讲法,地狱可分四大类:1、八大地狱: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,到处充满火焰,因此也叫做「八热地狱」,与基督教所说的「永火」相近。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,亦即无间地狱。2、游增地狱: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皆有四门,每门又有四小地狱,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。凡是从八热地狱出来的众生,要一一游历此处受苦,所以称为「游增」。3、八寒地狱:极其寒冷,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,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。4、孤独地狱:这是在人间的山间,江边等,过著孤独、非人的活法,可说是人间地狱。总计八热、八寒、游增、孤独,地狱共有十八处。

饿鬼道

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,人死之後都会变成鬼,其实也就是说会转世鬼道是由于前生造作恶业,心吝啬而多贪欲,因此要受饥渴的苦报。固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,但是十之八九都是只能接受苦报的饿鬼,饱尝饥渴馈乏之苦,故以「饿鬼」为名。

在经典里所提到的饿鬼,多是镇日汲汲於饮食,但是却饱受求不得苦,不是遇水成火,就是喉细无法咽食。据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载,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1、外障:此类饿鬼由于常受饥渴,所以发乱面黑,形容枯槁,唇口乾焦,只能以舌舐口,固然四处奔走求食,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。2、内障:此类饿鬼咽细如针,口大如炬,腹鼓如山,然而即便得到食物,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。3、无障: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,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啥呢,皆会燃烧成火,仍受饥渴大苦。

由于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,在饿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。若依鬼的活法境遇贫富,大体可分为有威德鬼与无威德鬼两类;无威德鬼生活非常贫困,有威德鬼会非常富足,民间信仰所祭祀的鬼神,即多为此大威德鬼。《大智度论》也依福报的区别,将常受饥渴之苦的鬼称为「饿鬼」,有威德、能享受多乐的鬼则称为「弊鬼」。

畜生道

畜生道有情对人类来讲,虽有可爱不可爱之分,或有所谓有害、有益之别,但整体来讲,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气质是苦多於乐的,就如《过去此刻因果经》中所记录载入的,它们不仅生得杂丑的外貌,也由于身上的骨、肉、筋、角、皮、牙、毛、羽被人类看成是「宝物」,而遭捕捉杀死;或被人类抓来负荷重担,以致饥渴疲累;还有种种穿鼻、钩首、鞭挞、困绑的折磨,或甚至彼此互相伤害,置身弱肉强食的情境惊恐惶惑。

因此畜生道众生在轮回的六道当中,被列入苦难悲惨的三恶道之一;此外,也由于它们智慧不高,甚至仅有神经的反应,所以没有办法了解佛法,连修行的机会也没有,只能等待临命终时,随宿世业力流转他趣。

若以品类及数量来看,畜生道是六道当中为数最多的一类,《正法念处经》中甚至指出畜生共有三十四亿种之多,早已超出人类所能想像的范畴。而这几个品类众多的有情,相互彼此的相貌、体态差别极大,饮食、生活习惯也皆不同,以活动范围区分,可分陆行、空行及水行三大类,依生活习惯来分,则可归类为昼行、夜行及昼夜行三种。

畜生道有时也称为「旁生」,若从梵文音译,也有称为「底栗车」(tiryanc)的。畜生之名是指它们常为人所蓄养,但实际上,其涵盖的范畴远超过了这,甚至扩及天上、地下种种匪夷所思的天界、地狱、神异处。而旁生之义,则是说它们的形状有别於人的直立,而且行走方式、生活方式也是旁横不直的。它们的寿命就与众多的种类一样参差不齐,有短如蜉蝣那样朝生暮死的,也有长如龙王一样达劫者。

针对这麽繁复的种类,佛教经典里也分别记录载入了各种不一样的业报成因。这几个因缘当中,有些属於畜生、恶鬼及地狱等三恶道的共通业因,也有单纯属於畜生道的。例如《辩意长者子经》中就指出会堕入畜生道的「五畜生事」,包括往往犯偷盗罪、负债不还、喜欢杀生、不喜听闻经法,以及造作种种因缘阻挠他人办法会等。

人道

人究竟是什麽?在哲学、文学、生物学,乃至各宗教中,对人类的讨论许多,至於佛经中,关於人的名称,在《立世阿毗昙论》卷六中提到,人道以摩奴沙、末奴沙(梵文manusya)为名,又称人间界、人趣、人道,或单称人,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。

而依佛经说法,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、西牛货洲、南瞻部洲、北俱庐洲等四洲。在《长阿含经》中叙述道,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,四周有七金山围绕,七金山之外,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,四大洲即分散在此。四洲中居住著不同的人类,之间完全隔绝,互不相通。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,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,也叫作「阎浮提」。四洲的人各具特点。四大部洲的叙述,散见於《长阿含经》、《楼炭经》、《立世论》、《俱舍论》、《造天地经》等经典中,各洲各有特点,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、多羊、多珠玉为特点;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、极大、极妙,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;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、种族优劣之差异,也没有忧悲啼哭,但这里是佛法中看成是八难之一的地方,由于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,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。

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,最大的特征,则是有无数的欲望,所以能造种种善、恶业行,但也由於具有思惟能力、惭愧心,所以,能够修行,当然最要紧的,还是由于释类具有忆念、梵行、迅猛心三种特性。形诸於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,宁可自我牺牲;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、毅力;迅猛心则是体现出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,难受能受的「菩萨道」精神。

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、修菩萨行的,也唯有人,可见生在人道,是多麽的可贵,所以《涅盘经》卷三十二有言:「人身难得,如优昙花」。

更不必说唯有人能够修禅定、出家、持戒、修行、了生死、成佛。所以,人间固然充满了各种苦难,但是透过人身来修行,也可化烦恼为菩提,化苦痛为喜乐,净土也可在人间体现。

但是对大都人来讲,面对世界人口不断增添的事实,以全球人口来说,目前已超过五十亿人,不免要问:「人身会难得吗?」实际上,若从六道众生来看,要投生为人还真是不容易。在《中阿含经》有一个故事譬喻投生为人的困难,如同有一只瞎龟在茫茫汪洋中,要刚好遇上一块浮木,这块浮木上必须又恰好有一个小孔,如此的机会已是少之又少,而这只乌龟的头又要恰好从浮木孔伸出来,如此的机会真可说是难上加难,经典中便以此来形容得人身之难得。

那麽怎样才能投生为人呢?据《成实论.六业品》指出,投生人道的众生,是由于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。关於受生人间的业因,在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七:「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,後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,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,後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。」所以,《法华文句》说道:「五戒为人,十善生天。」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,终生奉行,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。

阿修罗道

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,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讲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,或说是堕落的天人,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,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。

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,被看成是恶神,属於凶猛好斗的鬼神,时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。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「非天」,他的果报殊胜,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,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,性好争斗。

阿修罗另被称为不饮酒神,则有段典故。据说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原本是很爱喝酒的,但是由于他们喝的是由海水酿成的酒,总是味道咸苦,所以一气之下就发誓再也不喝酒。

转生到阿修罗道者,过去生虽无大恶行,但是轻慢心很重,无比的骄傲,不是看不起别人,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。《业因差异经》详细条列出十项业因,包括身行微恶、口行微恶、意行微恶、起骄慢、起我慢、起增上慢、起大慢、起

邪慢、起慢慢与回诸善根。

因业力的牵引,阿修罗可分为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。卵生者身在鬼道,能用其威力,体现神通入空中;胎生者身在人道,投生的缘故是原本在天道中,却由於降德而遭贬坠;湿生者身在畜生道,住於水穴口,朝游虚空,暮归水宿;化生者身在天道,诞生谈起。

据《观佛三昧经》说,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,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。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,因「水精」入身而生一肉卵。这肉卵经8000年後,终於生出一个女怪,身长有如须弥山,具一千支眼睛、二十四只脚,头、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,样貌好不骇人,即为阿修罗始祖。

女怪後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,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,因此在看见天人身旁都有无数美女环绕後,也想娶妻。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闼婆女求婚,结果乾闼婆欣然同意婚事,於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。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闺女,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为之倾心,娶为嫔妃。没想到帝释婚後喜新厌旧,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爸爸,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。就在阿修罗将帝释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,千钧一发时,帝释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,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,便能化解鬼兵。果然一持咒,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,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,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了这难,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。

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,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。在经过多年後,帝释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闺女,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,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。没想到罗喉罗因气愤帝释欺人太甚,不仅将乐神驱逐出宫,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。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,帝释又忆起上次的神咒,於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,只好退入莲藕藏躲。

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後,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,指出帝释身为佛弟子,不应犯戒偷盗。双方几经谈判最後达到完成数项协议,帝释承认犯下偷盗戒,愿归还阿修罗女,并馈赠天上甘露;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,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,成为佛弟子,此战终得圆满落幕。

在天界的战争中,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,因手能执日月,障蔽其光,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,罗恸罗意即为障月。他能有以手障日月,形成日月蚀的威力;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,见到大火烧塔,灭火而使塔不坏,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,愿得大身。然虽有此愿,仍不信正法,常爱斗战,故死後堕入阿修罗道。

天道

固然佛法常强调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所以得生人间已是相当殊胜的因缘,有机会修学佛法。可是大都的人,仍然企望过著「神仙」的活法,向往羡慕生在天界。即便在人间,也有人要去歌颂「天上人间」的活法型态。

而佛经里也说道,经常提到的「天人」,其实也就是说就有三种,一种叫做「假名天」,也就是过著人王等帝王之家的活法;一种是「清净天」,就是修行到阿罗汉果位的行者,可以过著像清净天人一样的活法;第三种就是真正天道的有情众生,也就是经常提到的「天人」。

天道众生遍及欲界、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。其中在欲界有六欲天,色界有四禅十八天,无色界四天,共有二十八天。

在天界的众生当中,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,也有爱情婚姻嫁娶,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。以他们满足欲望的方式来讲,四大王天、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;焰摩天则只要互相靠近,兜率天藉著互相牵手,化自在天彼此深深对看,而他化自在天只要短暂的对视其实就是。

而色界的众生则已经摆脱了对欲望的执著,只是尚未从形体的束缚中解脱。所以不管是居住的地方,或是本身的形体已经十分净妙,但是仍有形质。而他们与欲界众生最大的差别,是他们已经离了淫欲,只有清净微细的形色,因此他们已无男女之别,而以光明为他们的语言与食物。

至於无色界的四天,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,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後所生的天界。在这个天界里,自然没有男女相之别。

天人们所过的活法,在《过去此刻因果经》中,有著诱人的形容,例如他们的身体极其清净,不受尘垢染污,就好像琉璃一样充满著光明,两眼更是清澈明亮。只要心有所想,就能美梦成真,因而心态上能时常保持欢悦适意。平日更以仙乐清扬作为娱乐,乃至饮食衣物,就似魔术幻化一样,只要心念一动,就应念而至。

六:六道轮回有什么含义?

阿弥陀佛。除了六道和极乐世界,还有四圣法界:阿罗汉法界、辟支佛法界、菩萨法界、佛法界。你对佛教了解的不够深。其实也就是说六道和十法界只是应机说法,空间的维次是无量无边,无法计算的。不同的空间维次源于众生不同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一切法由心想生。宇宙中有许多极乐世界,也有许多痛苦的world世界。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。

标签: